台州市万年长

“寿终正寝”“意外身故”“为国捐躯”:传统礼仪中不同死亡场景的名称科普

2025-10-05 15:24:01 浏览次数:3
详细信息

一、理想与圆满:善终类称谓

寿终正寝:

考终命:

二、非自然与不幸:夭折、横死、病故类称谓

夭折 / 夭亡:

横死 / 凶死 / 非命:

病故 / 病卒 / 病逝 / 疾终:

自尽 / 自戕 / 轻生 / 寻短见:

三、崇高与牺牲:尽忠、殉职、殉道类称谓

为国捐躯:

殉职:

殉节:

殉道:

四、其他特殊称谓 客死: 指死在他乡异国。 圆寂 / 涅槃: 佛教用语,特指高僧的逝世,意为功德圆满,超脱生死轮回。 羽化 / 登仙: 道教用语,指修道之人得道飞升成仙。 驾崩 / 山陵崩 / 晏驾: 专用于皇帝、太上皇的死亡。 薨: 古代用于诸侯、高级贵族(如王、公、侯)或皇妃、皇子的死亡。 不禄: 古代士大夫(中下级官员、读书人)死亡的委婉说法,意为不再享受俸禄。 卒: 古代用于指大夫(高级官员)及以下身份的人死亡,后泛指死亡。 死: 最直接、最普通的说法,常用于指庶民百姓或中性描述。 总结与核心文化内涵

了解这些传统称谓,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、等级制度、生死哲学以及丰富的语言文化。在现代社会,虽然一些称谓(如崩、薨、不禄)已不再使用,一些观念(如狭义殉节)已被摒弃,但像“寿终正寝”、“为国捐躯”、“殉职”、“病逝”、“意外身故”等词语依然活跃在语言中,承载着特定的文化信息和情感色彩。

相关推荐